专家说王靖医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发烧该
2021-2-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专项援助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275.html
发热,俗称“发烧”,是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较容易出现的情况。不论是化疗后低热不断还是高热不退,都带给患者困扰。
不少患者不知道发热医院处理,医学上也没有很严格的医院,在这里,我只是为大家分析一下,一来可以消除过度的紧张,二来可以帮助大家认清发热的种类,明白哪医院就诊?
那么化疗患者常常出现的发热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化疗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非感染性发热
1.药物热一些药物(包括少数化疗药物)会引起发热,称为药物热。药物热常在用药后24小时内出现,表现为怕冷、寒战,继而发热,体温可达38℃-40℃,给予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处理后多可缓解,严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于药物热,多以预防为主,一般明确导致发热的药物之后,不再使用此药即可预防。但若是必须要用的化疗药导致发热,则可在再次使用该药之前预防性使用退热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2.肿瘤热
有些肿瘤会有发热的临床表现,称为肿瘤热。这是因为肿瘤坏死释放致热源而引起发热,这种发热的严重程度和肿瘤类型及肿瘤的性质有关,多数在下午时明显,患者体温在38℃左右,部分达到39℃,可出现持续高热不退,使用退热药物体温可暂时恢复正常,但药效过后仍会反复发热。此类发热只有控制肿瘤后才能退热,患者要同时接受化疗及退热治疗。
3.粒细胞缺乏
化疗有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热、白细胞减少往往同时出现,患者常出现乏力、疲倦、食欲减退和发热。
抽血化验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小于4.0×/L)。如中性粒细胞低于0.5×/L,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发热。
出现上述情况时,不用害怕,但应及时就医,到医院化验血常规,如明确白细胞减少,可使用退热药和升白细胞药治疗。同时,患者要佩戴口罩,少到户外活动,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食物,严重者要实施环境保护(如入住隔离病房等),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出于安全考虑,患者在化疗后回家休养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以便及早发现血液白细胞下降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尽早使用升白细胞药物及相关处理,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感染性发热
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化疗常常进一步削弱其机体的免疫力,易导致感染发生。感染性发热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伴随症状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如呼吸道感染常伴咳嗽、咳痰;消化道感染常伴腹痛、腹泻;泌尿系感染常伴尿急、尿频、尿痛等。
发病后应及时就诊,不要盲目使用退热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同时,尽快留取血液、尿液或痰液标本进行培养。治疗方面应根据感染病灶、病原菌种类进行相应抗感染治疗,尽快控制感染,避免感染扩散及加重。
化疗后出现发热,
怎么护理,怎么饮食呢?
患者化疗后发热期间,应学会一些简易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多休息、多饮水等。
同时建议优质饮食,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对于白细胞下降明显的患者,可食用动物肝脏、排骨、鸡汤、菠菜等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如奶类、瘦肉、鱼、豆类等;河蟹、黄鳝、黑鱼、牛肉也有助于升高白细胞。
如果治疗反应较重、食欲不佳的话,饮食可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选择各种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膳食,主食可选粗粮;用山楂、金橘、酸梅汁等促进消化。烹调时要兼顾色、香、味俱佳,有利于刺激食欲,应让患者多吃煮、炖、蒸等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煎食物。
另外,化疗期间应多喝水(每日饮水应不少于mL),有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若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则应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综上,乳腺癌化疗期间的发热大多还是需要治疗的,如果出现发热,不要太过紧张,但绝对不能轻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话,医院看看医生吧!
文丨王靖程苒
医院王靖医生
把手指按到下面的指纹上,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