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除了复发转移,还要警惕并发甲状腺癌
2021-1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张女士,两年前确诊乳腺癌,历经手术、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她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回归正常生活。正当她享受天伦之乐时,生活给了她当头一棒。近日来院复查,超声提示可疑甲状腺癌,行穿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得已再次接受了手术治疗。治疗期间,情绪极度低落,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自己怎么会患两种恶性肿瘤。
当医院告知张女士先后患上乳腺癌及甲状腺癌的病人不止她一个时,她表现特别震惊。“这是真的吗?我还以为命运只对我一人如此不公,没想到有这么多姐妹和我一样不幸,那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到底有啥关系?它们一个在胸部一个位于颈部,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有关系?”张女士一连串问出了这么多问题。今天小初就和大家聊聊为什么乳腺癌患者“二次”发生甲状腺癌的比率较高?
首次罹患癌症,接受治疗后又发生了另一种恶性肿瘤,称为“二次癌症”。而乳腺癌跟「甲状腺癌」,则存在这种“微妙关系”。
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众所周知,甲状腺癌与乳腺癌都以女性为主,同时乳腺与甲状腺又同属于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调节激素的靶器官,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与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导致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如甲状腺癌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会减少,可能会增加雌激素的分泌,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又是引发乳腺癌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乳腺癌患者体内较高的雌激素水平,也可作用于甲状腺细胞,成为甲状腺癌的导火索。
这两种癌有共同的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就是说,该信号通路被激活后,既可能刺激乳腺细胞发生癌变,也可能刺激甲状腺细胞发生癌变。
研究证据
年11月27日,美国癌症学会和国际抗癌联盟《癌症医学》在线发表医院邵志敏、吴炅、柳光宇、郭小毛、黄乃思、莫淼、嵇庆海、王宇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1万例乳腺癌患者之中,有甲状腺癌例,发病率高达1.8%,与中国女性标准化人口甲状腺癌总发病率相比,高4.48倍。
从二者的危险因素来看,自身免疫、电离辐射、碘摄入过量、雌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负性社会心理因素、遗传等都可能促进甲状腺癌发病率。而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也有自身免疫、雌激素、心理等因素有关,与甲状腺癌发生的诱因有一定程度的重合。
可能的4个影响因素
目前还未有研究数据确定某项病因,但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一些思考。
1、雌激素影响
甲状腺癌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甲状腺癌与「激素」有关。
雌激素可影响甲状腺的生长,「雌激素」促进垂体释放TSH(促甲状腺激素)而作用于甲状腺。当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时,TSH水平也升高。
而甲状腺癌组织检测中,也可以发现,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高。甲状腺癌组织对女性激素具有较活跃的亲和性。
2、放射线的作用
谈到“放射、辐射”,我们会联想到核爆炸,比如广岛原子弹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事故。
就事故中受到放射线污染的「儿童」而言,有两种癌症发生率特别高,一个是白血病,另一个就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是人体对射线比较敏感的器官,乳腺癌患者在诊断、复查过程中,经常要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将自己暴露在这种辐射环境中。
并且,部分乳腺癌患者在后期辅助治疗中,常常进行「放疗」,则加大了这一因素的影响。
3、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肿瘤综合征,比如「Cowden综合征」,具有这个综合征的病人,甲状腺癌和乳腺癌同时发病风险增加。
*Cowden综合征: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
还有就是「PTEN基因突变」,PTEN蛋白可通过拮抗酪氨酸激酶等磷酸化酶的活性,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当它突变后,第二原发癌甲状腺癌增加5倍。
4、复查随访
在恶性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往往不易察觉,而癌症患者定期的复查随访,导致其容易发现第二原发肿瘤,提高了检出率。
发现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部分患者在复查中发现甲状腺结节,心中“直打鼓”,总担心哪一天一不小心结节就发生了恶变,一旦“冒头”就要坚决手术切除。
这是防微杜渐,还是草木皆兵?
其实,在甲状腺结节中,真正恶性的只有3%~4%,对甲状腺结节既不能听之任之,也无需过于紧张,应结合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一般来说,「超声检查」可区别甲状腺结节是囊性,还是实性。
如超声显示实性结节有微钙化、低回声结节,边缘不规则和结节内血供丰富,则提示该结节可能为恶性。
如通过常规影像和实验室检查无法判定性质,可做「穿刺」抽取部分结节细胞行病理检查。
并且,甲状腺结节患者应根据医嘱定期随访,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