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懂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2021-3-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按照标准需要至少五年的内分泌治疗。
可是内分泌治疗的方式繁多,让很多朋友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有的人既打针又吃药,有的人光吃药?
治疗期间大姨妈该不该来?
不同的治疗方案的效果有什么区别?
平时生活中有什么食物的禁忌?
别着急,我们从内分泌治疗的机理开始,让你轻松读懂这一切。
雌激素,孕激素受体是什么?
乳腺癌细胞的“小辫子”
激素受体是存在于正常乳腺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体内的激素能通过他们为乳腺细胞提供生长的动力。
当乳腺细胞因为种种因素发生癌变,产生的癌细胞虽是“异种”,但他们仍可能保留着老祖宗乳腺细胞的印记——激素受体系统(如ER,PR)。我们把此类乳腺癌称为“激素依赖型乳腺癌”。
图1: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癌变,激素受体的保留和遗失决定了乳腺癌是否是激素依赖型。
对于“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智慧的人类当然会牢牢抓紧这个小辫子——利用这些癌细胞尚未摆脱的原生“激素控制系统”软肋,来控制这类癌症的生长。这样的治疗方法被称为“内分泌治疗法”。
具体如何控制呢?内分泌治疗可分两类:1)从源头上切断激素生成。2)在接收处阻隔激素作用。
第一类:从源头处切断雌激素生成
降低身体内雌激素水平
既然激素为乳腺癌细胞提供了生长的动力,那么我们要消灭癌细胞,一个显而易见的办法就是切断这些激素来源。
那么激素的源头在哪里?接下来,我们来逐一击破。
源头1:卵巢
性激素的制造中心
对于绝经前的女性来说,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合成、分泌,其分泌的功能随着卵巢功能周期性变化而波动。而对于绝经的女性来说,因为卵巢已经丧失了这样的周期性功能,这些激素的分泌就停止了。
因此,“绝经状态”的卵巢,是切断雌激素、孕激素分泌的最理想状态。
在这点上,绝经后的女性,真的不要太有优势啊!
那么,对于未绝经的女性,如何让她们达到这种暂时性绝经的状态呢?我们可以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又称卵巢去势药物),抑制卵巢功能,使其“休眠”。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大姨妈自然也就不会光临啦。
图2:女性体内多种激素源头:卵巢周期性的活动。绝经或者去势后,可以切断性激素的生成。
最常见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针剂有:
戈舍瑞林
亮丙瑞林
曲普瑞林
说得直白一点,这些针剂都能达到“化学阉割”(Chemicalcastration)的效果——在这个问题上,男女都一样。因此,他们被同时用在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
其实,除了戈舍瑞林3.6mg适用症涵盖乳腺癌外,其余所有针剂治疗乳腺癌都属于“非适应症型用药”(off-labeluse)。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相同的效果,以及广泛的临床运用。
对于有的患者,如果一种针剂对她无效,就可以尝试换另外的针剂。还有,如果你嫌戈舍瑞林针太粗了,也可以换其他两种。
源头2: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芳香化酶参与的性激素转化中心
另外,无论你是否绝经,身体中还有另一种产生雌激素的方式。
肾上腺所分泌的雄激素,会通过一种遍布全身(特别是脂肪)的,特殊“芳香化酶”进行一系列的转化,摇身一变,成为雌激素。
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如果我们抑制这个“芳香化酶”,那么雄激素就不会被转化成雌激素了!此时,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s,AIs)就闪亮登场了。
图3:雌激素另一源头:芳香化酶参与的雄激素转化反应。利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此转化反应,从而抑制雌激素生成。
常见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Is):
阿那曲唑
依西美坦
来曲唑
研究表明,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和来曲唑的效用基本相同,并且具有相似的副作用[1-6]。选择哪一种药物更多取决与个人对某种药物更加耐受、副作用更小。
除了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以外,保持健康的体重/体脂量对控制雌激素生成也有相当大效益。因为脂肪为雌激素的转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脂肪多的女性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一般会比脂肪少的女性更高。
卵巢抑制(绝经前)+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这一种内分泌治疗切断了身体雌激素产生的两大源头,让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最低。所以,许多因为雌激素低下的导致的副作用便接踵而至——各种更年期症状,例如潮热、阴道干燥、骨质疏松等等。
第二类:在接收处抑制雌激素受体
让癌细胞感觉不到雌激素的存在
除了简单粗暴地切断身体里所有雌激素来源之外,我们还可以在雌激素受体上面做文章——让乳腺癌细胞感受不到雌激素的存在。
上面提到,雌激素是通过激活雌激素受体,刺激乳腺癌生长。
那么,我们可以把雌激素受体看做乳腺癌细胞嗷嗷待哺的嘴巴,而雌激素就是食物。怎么让癌细胞吃不到这些食物呢?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汝之蜜糖,肿瘤之砒霜
第一种方法:给点“假”的食物堵上嘴巴,让癌细胞吃不到雌激素。
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estrogenreceptormodulators,SERMs),就是这样的食物——它能有效阻断雌激素受体,让雌激素信号无法传导进乳腺癌细胞核中。
常见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包括:
他莫昔芬
雷洛昔芬
托瑞米芬
但是,SERMs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对雌激素受体的作用不同。
上述药物,在乳腺癌细胞中,它们是抑制剂。在一些别的细胞,例如骨细胞、子宫内膜细胞中,SERMs反而是雌激素的激活剂。
图4: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在乳腺癌细胞与一些其他细胞中的作用机理。在乳腺癌细胞中,SERMs抑制雌激素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在其他一些细胞中,SERMs激活雌激素信号通路,导致“高雌激素状态”。
我们继续用食物来举例。乳腺癌细胞的ER不喜欢SERMs这样的食物,导致ER被抑制,肿瘤生长被抑制。但是对于别的细胞,如骨细胞、子宫内膜细胞来说,他们的ER却喜欢SERMs这种食物,因此ER被激活。
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对于那些爱吃SERMs的组织器官来说,他们会发生一些类似于“高雌激素水平”的症状或者变化。比如说,他莫昔芬增加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他莫昔芬、雷洛昔芬对于骨质疏松反而起到保护作用等等。
上述SERMs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不同的则是他们带来的副作用。雷洛昔芬、托瑞米芬的副反应一般比他莫昔芬要轻一些,特别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相对较小。原因也很好理解,相较于雷洛昔芬、托瑞米芬,子宫内膜细胞的雌激素受体更偏好他莫昔芬——更容易被它激活,因此副作用也会更大。
从理论上来说,服用SERMs期间,卵巢仍然会周期运作,不过在SERMs的影响下,月经可能会变得不规律、甚至停经。
雌激素受体下调剂
ER抑制,一视同仁
相比起这样摇摆不定的SERMs,雌激素受体下调剂(estrogenreceptordownregulators,ERDs),就是个铁打的雌激素受体抑制剂。顾名思义,ERDs对几乎所有雌激素受体,一视同仁地抑制。
图5:雌激素受体下调剂(ERDs)在乳腺癌细胞与一些其他细胞中的作用机理。在乳腺癌细胞中,ERDs抑制雌激素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在其他细胞中,ERDs同样抑制雌激素信号通路,导致“低雌激素状态”。
我们现有唯一的雌激素受体下调剂(ERD):
氟维司群
氟维司群常常被与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联合用药,用于内分泌治疗耐药的转移性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研究显示,此方案可以显著延长这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7]。
你能预测ERD会造成什么样的副反应吗?对,与低雌激素类似的副反应。
为什么?这种情况下,身体细胞无法感知雌激素的刺激,跟身体没有雌激素,基本是可以等同的。
至此,我们基本科普了所有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方式。
你弄清楚了这些治疗方式的原理吗?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测试,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乳腺癌内分泌知识小测试
1.内分泌治疗,会不会加快衰老?
(A)会,因为它导致内分泌紊乱。
(B)不会,因为我永远是小仙女。
(C)A,B都有可能;有的内分泌治疗会,有的可能不会。
问题延伸:一些典型的更年期症状(绝经)会让女人看上去衰老:包括皮肤干燥、头发变细等等。
2.一些含有动物性、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在内分泌治疗期间,需要小心避免吗?
(A)需要,因为这些会升高体内雌激素水平,加快癌细胞生长。
(B)不需要,放心大胆地吃,不会有什么影响。
(C)A,B都有可能,取决于治疗方式。
问题延伸:对于一些特殊的饮食结构(如以摄入大量豆类为蛋白质主要来源的素食),哪一种内分泌治疗方式需要优先考虑?
参考答案和解读公布于“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