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荫华教授AJCC第8版乳腺癌预后分期重

2021-11-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肿瘤瞭望: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和分子水平异质性的深入了解,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日渐普及。乳腺癌诊治理念已经从单纯细化解剖学分期进入到分析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精准医学时代。第8版AJCC乳腺癌预后分期评价系统首次在年1月1日全球正式启动,标志着乳腺癌诊治理念变革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巨大转变。去年,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刘荫华教授等已经就预后分期的重大更新及临床意义作出解读,希望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理解新版分期系统的临床价值,为开展相应研究提供指导。

来源:springer

预后分期系统亮点

回顾人类与肿瘤抗争的历史,在大数据的基础上,AJCC建立并完善了以解剖学为基本依据,宏观评价肿瘤负荷的癌症分期体系。历时40年历程,通过不断细化和完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方法对T、N、M的评价技术手段,形成了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实体瘤TNM分期系统。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第8版AJCC乳腺癌分期系统首次提出采用解剖学分期和预后分期共同对患者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全新理念。新版分期系统增加了以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HER2)及组织学分级(histologicgrade,G)4项生物标志物为基础,并参考OncotypeDX?多基因检测等内容共同形成的预后分期系统(PrognosticStageGroups)。该项更新成为本次最大和最重要的亮点之一。

年,AJCC成立第8版分期循证医学与统计核心组,首次建立AJCC证据等级概念。该证据等级共分4级,所代表的证据质量由I-IV级递减,其中证据等级I-III级的内容最终将写入新版分期系统。此次纳入预后分期的4项生物标志物及多基因检测方法均为I级证据支持,表明其预后预测价值已获得充分验证(表1)。

表1:乳腺癌组织病理信息及临床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乳腺癌利用免疫组化、荧光原位免疫杂交技术等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技术手段和评价标准已经获得广泛共识。同时,各种多基因检测方法在乳腺癌领域的应用也逐渐走向临床。新版分期系统共纳入5种多基因检测方法,包括OncotypeDX?、Mammaprint?、EndoPredict?、PAM50?(Prosigna)以及BreastCancerIndex。其中,OncotypeDX?因证据水平充分得到新版分期系统的I级证据等级推荐。随着更多证据的积累,相信会有更多的多基因检测方法加入预后分期表格。鉴于此,加快开展我国肿瘤多基因检测的科学研究,并尽快完成进入临床实践应成为重大国家课题受到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ksjms.com/rxayy/12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