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乳腺癌宣传日远离乳腺疾病从健康
2021-8-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乳腺癌都是女性的“头号大敌”。在我国,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越来越多人受西方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女性初潮年龄提前、绝经年龄退后、体重超重,而高脂饮食习惯、饮酒、缺乏运动等,均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概率。
因此,远离乳腺癌,首先应从饮食等生活习惯开始。
食物多样,以谷物为主
多项研究发现,吃全谷杂粮能降低女性乳腺癌的风险;还有研究发现,青春期女性多吃一些燕麦粥,有利于降低绝经之前罹患乳腺癌的危险。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简称‘《指南》’)中提倡每天主食中要有50~克的全谷杂粮对于女性预防乳腺癌很有意义。
认准“蔬果奶豆”
乳腺也有自己的“喜好口味”。一般来说,它更偏好于蔬菜、水果、各种奶制品和豆类。一般而言,应保证每天摄入蔬菜类~克,深色蔬菜应占1/2,摄入水果~克,摄入液态奶克。推荐大豆及坚果摄入量为25~35克(坚果每天10克左右)。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芥蓝、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等)及水果的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较低。此外,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与多种有益健康成分,可降低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另外,研究发现,全脂奶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但低脂奶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
《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平均摄入总量~g,即水产类40~75g,畜禽肉40~75g,蛋类40~50g。优先选择鱼和禽,吃鸡蛋不弃蛋黄。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过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可明显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只有牛肉、猪肉、羊肉等红肉和癌的发生明显相关,而鱼、鸡、鸭等白肉没有这种危险性。而且动物性蛋白质摄入多时,往往脂肪的摄入也会增多,高脂饮食(尤其是动物性脂肪)也与乳腺癌关系密切。
因此,《指南》推荐鱼、禽、蛋和瘦肉的摄入要适量,优选鱼和禽肉,乳腺癌患者可选择适量的鱼禽等白肉代替红肉。
谨防烟酒作祟
大量研究表明,过量饮酒可增加乳腺癌风险。因为酒精会改变女性体内激素的代谢,增加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导致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此外,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干扰女性内分泌系统,损害乳房组织,降低乳房的抗病和抗癌能力。因此,预防乳腺癌,应当杜绝烟酒。
控制体重动起来
超重或肥胖是患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增加和超重也是乳腺癌复发与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指南》推荐,每天坚持日常健身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快走、游泳、跳舞等),累计分钟以上,主动健身活动最好每天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对于乳腺癌患者,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抗阻运动。比如推墙运动、徒手深蹲、拉阻力带等。运动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而一些针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训练需咨询主管医生或康复专家。
建议大家可在家里准备电子体重秤,养成定期称重的习惯。
专家简介
樊潇健,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兼任青岛市医学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乳腺甲状腺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医30余年,医院进修学习深造,于6年9月组建成立医院乳腺外科。目前运用最现代化先进治疗手段在微创、美容手术,乳腺癌保乳、乳腺癌根治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乳房重建手术,隆胸、巨乳缩小手术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为众多乳腺病患者解除了病痛。
特色开展无痛手术、不开刀微创旋切手术,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手术期心理疏导、无呕吐化疗、乳腺癌基因靶向治疗、乳腺癌无化疗的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个体化全程管理等治疗。对乳腺美容、微创手术和乳腺癌保乳、再造手术有着独特的造诣,对乳腺癌辅助治疗和复发转移后的解救治疗经验丰富,发表国内外论文10余篇。现在是青岛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主持的青岛市科技局课题《家族遗传性乳腺癌BRCA的快速检测在临床应用上的研究》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