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AI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注意骨质疏松症
2021-7-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45.html
医脉通导读
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骨质疏松症治疗与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绝经后女性的生存改善相关,且无内脏转移风险增加。
“多位患有早期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应接受双膦酸盐或丹参沙门菌素治疗。”来自PennStateHershey医疗中心的Dr.AllanLipton表示:“目前,在AZURE试验、meta分析和我们的试验中所显示的抗肿瘤作用,可能对双膦酸盐有利。”
双磷酸盐用于治疗或预防由于艾滋病和化疗引起的骨质流失,而且它们似乎也阻止了早期乳腺癌的复发。
主要内容
NCIC临床试验MA.27Ⅲ期中,纳入了例接受AI(依西美坦或阿那曲唑)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观察骨质疏松治疗是否影响预后。
患者为被挑选出的,可接受双膦酸盐治疗/预防骨质疏松症。
主要终点为无事件生存(EFS),次要终点为远期无病生存(DDFS)。
近例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85%)表示正在接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该研究在线发表于Cancer。
主要结果
与未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妇女相比,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具有显着更好的无事件生存(EFS)。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乳腺癌女性患者5年EFS为89%,比没有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高三个百分点(86%)。
未患骨质疏松症的妇女表现也很好,在五年EFS方面,与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相比,为92%vs87%。
在复发前30天进行骨质疏松治疗与较低的癌症相关事件风险(33%)相关;且在试验期间,较长的骨质疏松症治疗与更好的EFS有关。
远期无病生存(DDFS)的结果类似,但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患者与内脏转移发生率无关。
结语
研究者总结道: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用双膦酸盐治疗是非常有用的,我们也在等待D-CARE试验中辅助性地诺单抗的治疗结果。
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Dr.V.CraigJordan评论道:很明显,AI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必须采用骨形成促进剂。但好处是双膦酸盐的EFS和DDFS都有所增加。
“这项治疗的开端始于70年代,TrevorPowles博士在实验室中使用阿司匹林进行试验,他发现病灶减少,但并未将其向临床转化。而HerbieFleich将双膦酸盐引入治疗框架中,Marsden试验显示病灶减少。所以现今的此次试验是建立在以往发现上的同时进行了证实。”
来自德国法兰克福的Dr.PeymanHadji所率领一个国际专家组,为接受辅助AI治疗乳腺癌的妇女推荐辅助双膦酸盐治疗。
他表示:“如果女性接受了双膦酸盐辅助治疗,那么对其乳腺癌的预后也有额外获益。并且,由于骨质疏松症是芳香酶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应为所有患乳腺癌并进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提供骨密度测试。”
相关阅读
1.深度剖析trastuzumabemtansine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
2.预防肿瘤,阿司匹林会发挥作用吗?
信源:WillBoggsMD,OsteoporosisTherapyTiedtoBetterSurvivalinBreastCancerPatientsonAIs.Me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