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高危女性的乳腺癌风险因素和乳房

2018-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乳房摄影密度(MD)的升高毫无疑问是患乳腺癌的一大风险因素。在中国,关于MD与乳腺癌风险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尚属不多。目前虽然已经确定的一些乳腺癌危险因素在中国还不太普遍,但是,乳房摄影密度的升高却比西方国家发生的更为普遍。

图源:VisualHunt

在自然合作期刊npjBreastCancer最近发表的研究Breastcancerriskfactorsandmammographicdensityamonghigh-riskwomeninurbanChina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MinDai、JieHe与美国NIH的XiaohongR.Yang

带领的研究团队观察了位女性(45-69岁;36%处于绝经前期),她们正参与在中国11个城市省份中进行的全国癌症筛查计划,并被预测具有较高的患乳腺癌的风险。

研究者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将较高的BI-RADS(乳房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类别(第2类、第3类或第4类)与最低类别(第1类BI-RADS)进行比较,评估了MD和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研究者发现,年龄升高、体重指数、体重、绝经后状态以及平等状态与较低的MD相关,并且这些关联并不受绝经状态的影响。

此外,研究者只在绝经后妇女中观察到了较长时间的母乳喂养与较低的MD相互关联(P交互作用=0.)。如果绝经前妇女有直系亲属在50岁以前就被诊断出乳腺癌的话,那么她可能会具有较低的MD(P交互作用=0.)。研究者还发现,一些确定的乳腺癌风险因素对MD的效应在中国和西方妇女中呈现出比较类似的方向,从而佐证了MD代表生命过程中累积接触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假设。研究者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MD与乳腺癌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基础,并对中国的乳腺癌预防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从中国乳腺癌筛查计划(-)中挑选高危女性进行乳房X线筛查和纳入密度评估的过程示意图。

Sungetal.

?

npjBreastCancer

doi:10./s---9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并阅读论文

Breastcancerriskfactorsandmammographicdensityamonghigh-riskwomeninurbanChina

相关文章

75个与乳腺癌风险相关的新位点被发现

Nature+NatGenetics新论文

用抗体接株高分子实现对乳腺癌细胞的选择性给药

针刺疗法:癌症患者的止痛良方还是安慰剂?

Nature自然科研

赞赏

长按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能医治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ksjms.com/rxazl/8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