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竟和重金属有关
2018-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乳腺癌是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已经由—年的3.53/10万上升至—年的5.9/10万,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6位,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已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由于危险因素、人口增长及老龄化的多重作用,乳腺癌预计将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增长幅度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已经发现的乳腺癌病例中90%~95%为散发性,而真正家族性乳腺癌病例仅占5%~10%。病因学研究认为,73%的乳腺癌发病可归因于环境因素。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类物质,具有类似生物体内雌激素的性质,可以扰乱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诱导肿瘤的发生。一些研究发现,五毒重金属(镉、铬、铅、砷和汞)与乳腺癌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研究认为,人群重金属接触主要来源于食物。重金属是目前我国农田中的主要污染物。据估计,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面积高达万hm2。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高残留、强持久、高富集放大的特点,可通过食物链传递蓄积于人体,引起人体内系统和生物活性的变化,导致生化代谢紊乱,诱发疾病,甚至产生癌变。诱发乳腺癌风险最大的重金属类型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比检测乳腺癌患者和非乳腺癌人群血清和组织中镉(Cd)、铬(Cr)、铅(Pb)、砷(As)和汞(Hg)的含量,探讨不同重金属暴露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以初步揭示诱发乳腺癌的重金属类型。
本研究的病例组样本来自—医院住院的新发女性乳腺癌患者(96例),年龄在30~72岁之间,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并在浙江省内居住10a以上。对照组样本选取与上述乳腺癌病例同期住院的乳腺良性病疾病女性(30例),年龄在26~69岁之间。
采集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标本8mL,离心,留取血清,-80℃保存待测。组织样品则选取乳腺癌肿瘤部位(乳腺癌组织)及其附近约4cm处组织(癌旁组织)进行切取,对照组样本取自乳腺良性疾病病人的手术区乳腺组织,切取后液氮迅速冷冻,-80℃保存待测。然后取1mL血清用于重金属含量测定。
由表1可以看出,Cd、Cr、Hg、As、Pb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样品中均有检出,除Hg外,其他重金属在血清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论是对照组还是病例组,5种重金属的含量基本呈现Cr>Pb>Hg>Cd>As。
由图1可以看出,组织样品中Cd、Cr、Hg、As、Pb的平均含量基本呈现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对照组织的趋势,且5种重金属的含量高低依次为Cr>Pb>Cd>Hg≈As。与对照组织相比,癌旁组织中Cd、Cr、Hg、As、Pb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分别是对照组织的3.36、3.64、2.20、2.62和7.75倍。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镉、铬、砷和铅的含量与乳腺癌发病发生存在关联,分析表明环境中镉、铬、砷和铅的暴露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联。
近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含重金属的化肥、有机肥、城市废弃物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以及污水灌溉等,导致农业生产环境发生重金属的污染,并经由食物链摄入成为人体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其中,以五毒重金属(Cd,Hg,As,Cr,Pb)为代表的环境毒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成为可疑致癌物,甚至一些重金属物质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人类致癌物。
Cd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环境中的Cd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一些研究发现,许多地区的作物中存在Cd超标的情况,接触人群通过各种途径的摄入量也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限量(57~71μg/d/人),一些地区的个体中甚至出现了由Cd污染引发的慢性病。
Cr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然而过量的Cr同样危害人体健康,且Cr在体内蓄积还具有致癌性。对瑞典近5.6万名绝经后妇女饮食习惯进行的评估证实,Cr摄入量最高组的女性比摄入量最低组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高21%。
单质As无毒性,只有As的化合物才有毒性,目前砷化物在农药、杀虫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Pb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且对机体组织存在潜在的毒性。
本研究中,Cd、Cr、As和Pb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和组织中均能检出,但病例组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前人的报道结果类似。此外,本研究还显示,血清中高暴露水平的Cd、Cr、As和Pb与乳腺癌发病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与Coyle等对美国德克萨斯州妇女乳腺癌的研究结果以及在动物学上的部分研究结果相似。Hg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然而本研究未发现血清中汞水平与乳腺癌发病呈现显著关联。
重金属的乳腺癌致癌机制一方面可能与其会诱导体内活性氧的产生相关,研究认为,重金属可与抗氧化防御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巯基(-SH)结合,而使其活力降低,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合,则可使之氧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消耗机体GSH,致使机体过氧化氢(H2O2)不能被及时消除,而H2O2可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动,从而诱导活性氧增多,导致脂质过氧化,造成组织损伤;另一方面还可能是因为Cd、Pb、Cr和As具有雌激素效应,重金属可通过活化相关雌激素信号,与激素受体结合,导致形成的物质结构发生变化,并促进细胞异常增殖。
总体来看,目前关于重金属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中,由于所选人群、研究分析方法、样本量及对照人群的差异,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且研究对象以外国人居多,关于我国居民的研究较少,且至今尚未能明确其关系。本研究只是针对浙江省乳腺癌患者,从血清和组织样品中重金属含量角度入手,对重金属暴露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试作初步探索,且样本量也相对有限,后续还须扩大样本数量,并结合患者过去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为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食物链途径制定环境健康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本研究组织样本检测结果显示,5种重金属含量在人体组织中的含量分布基本呈现出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对照组织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和乳腺组织的组分和结构不同所致,具体原因也须进一步研究。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年08期
原标题:《重金属暴露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初探》
作者:孙可望1,刘娣2,潘风山2,韦燕燕2,3,候丹迪2,杨肖娥2
单位:1.医院/杭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高校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培育)
农业环境科学--重点推荐
--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如何才能有效落地?
环水有机农业直指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保护!
—-谈从土壤到作物,多学科交叉解决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
农业环境科学精选文章
我国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对策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中国食品中重金属危害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
用科学的力量保护农业环境
研究观点专访资讯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