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和月经初潮与绝经年龄如此相关,来看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健广导读
粉红丝带是乳腺癌防治运动的全球公认标识,用于宣传“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这样一个信息!
年由美国发起,每年10月被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10月18号被定为“防乳癌关爱日”
全球乳腺癌发病概况——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肿瘤目前,全球每年约万新发乳腺癌病例,死亡50万。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会得这个疾病?我们又该怎样预防???
10月14日上午10点,山西健康之声广播《专家门诊》将直播医院门诊大厅,邀请本院放疗科专家为听众朋友带来“乳腺癌的原因分析”专题讲座,敬请收听!
12病因学研究
家族史与乳腺癌相关基因
生殖因素
性激素
营养饮食
其他环境因素
3家族史与乳腺癌相关基因
年,Anderson等人注意到有一级亲属患乳腺癌的美国妇女发生乳腺癌的概率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若一级亲属在绝经前患双侧乳腺癌,相对危险性高达9倍。
上海-年一项调查显示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为4.50(95%可信区间:2.09-9。68)
由此可见,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4生殖因素
1.初潮年龄:
初潮年龄小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概率大!根据美国的资料,初潮年龄推迟1岁,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20%,这与暴露于内源性激素环境中时间长有关
2.停经年龄
美国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45岁前人工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55岁后自然绝经者的1/2。
目前,停经晚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已被证实。有资料显示:停经推迟1年则增加乳腺癌概率30%。
3.月经周期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月经周期短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这可能因为月经周期短的女性黄体期相对比较长,而雌激素与孕激素在黄体期均为高水平。
4.第一胎足月妊娠年龄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未育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生育过的妇女大,而第一胎正常妊娠年龄越小,一生患乳腺癌的概率也越小。
5.产次
6.哺乳史
年就有关于未哺乳妇女易患乳腺癌的假说。该假说符合乳腺癌的生理和乳腺癌的发生学。
7.性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
目前,对绝经后妇女体内总雌激素含量与乳腺癌的关系的认识已经取得一致意见。
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较健康妇女体内总雌激素水平均高15%-24%。
2雄激素
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它可以直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也可以间接的转化为雌激素在发挥作用。
3催乳素
动物试验及大量基础研究提示:催乳素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一项针对绝经后妇女的前瞻性研究提示:高水平的催乳素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其差别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4其他激素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其主要的结合蛋白IGFBP-3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一被作为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的靶点,并显示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着正相关。
雌三醇和孕酮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有保护作用
5营养饮食
6其他环境因素
1.电离辐射:可以损伤机体DNA
长崎及广岛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接受放射线治疗产后乳腺炎的妇女或因胸腺增大行放射治疗的女婴,以后患乳癌的危险性增高。
2.口服避孕药
3.其他药物:
如化疗药物中烷化剂诱导实体瘤的发生。高血压药物中包括利舍平,酚噻嗪等有增加催乳素的作用
4体育锻炼
5职业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