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她middot新生中国
2021-10-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新辅助治疗是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实现治愈最大化的关键!
赫枪实弹,赛莱新生。中国乳腺癌精准诊疗新辅助论坛——“愈她新生”于3月27日下午以线上线下形式隆重召开。本次盛会中外乳腺肿瘤学领军人物齐聚,围绕新辅助治疗在早期HER2+乳腺癌中的价值、临床地位及国际前沿进展等热点展开炽烈的研讨,“医学界”特此整理报道。内外论—看外科指尖艺术、内科系统治疗变革
内外论环节,由本次大会五位主席之一的重庆医院任国胜教授主持。医院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onicaMorrow教授受邀带来“HER2+早期乳腺癌(BC)手术治疗的优化”的主题报告。MonicaMorrow教授指出,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相比非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TNBC)保乳治疗后局部复发转移率较高,系统治疗对局部复发的影响与手术类型无关。从治疗优化手段来看,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已不再是患者手术治疗的标准,新辅助治疗实现更好的临床获益。术前新辅助化疗(NAC)可使乳腺癌患者实现降级保乳手术(BCS),豁免ALND。此外,MonicaMorrow教授分享了豁免ALND的最佳策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指出多学科诊疗才是任何新辅助治疗的关键。医院殷咏梅教授从内科视角展示了“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系统治疗的变革”。随着HER2+早期乳腺癌靶向治疗模式的演变,新辅助治疗以降期缩瘤、提高保乳/保腋窝率、提供药敏信息,成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实现治愈最大化的关键。而新辅助治疗的术后病理评估是早期治疗新的临床决策点,具有高复发风险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肿瘤≥2cm或淋巴结阳性)应接受双靶新辅助治疗,以使患者最大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需依据后病理评估状态制定辅助治疗方案,如non-pCR患者行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强化辅助治疗。中心秀—国内外优秀乳腺中心建设心得的碰撞
医院柏林布赫分院MichaelUntch教授首先介绍了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德国新辅助治疗的现状;其次展示了德国新辅助住院诊疗流程及指南;最后MichaelUntch教授表示,pCR是极好的长期生存替代指标,尤其对于TNBC或HER2过表达患者;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双靶联合是标准疗法(新辅助和辅助治疗);non-pCR(残留病灶,尤其是淋巴结残留)将指导我们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接下来,中医院刘强教授以“再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是与非”为主题医院的治疗经验。刘强教授率先指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地位,新辅助治疗的目的以缩瘤降期、判断预后及高危升级治疗为主。最后刘强教授表示,pCR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主要目标,但提高生存率才是治疗的主要目的。新辅助治疗不要盲目追求pCR,不要随意因达到pCR而降级原定治疗方案。医院刘真真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医院乳腺中心的进阶之旅”。目前乳腺中心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已有6个科室、10个治疗组,如何确保MDT方案的落实与规范执行离不开中心主任刘真真教授的努力。在汇报中,刘真真教授展示了MDT团队的工作内容、管理体系、工作成果及肩负的社会责任。随着基因检测革命性的变化,医院乳腺中心已由MDT模式向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TB)模式演进。大咖谈—江泽飞教授专访六大乳腺癌专家
超级访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主持,来自医院耿翠芝教授、医院王海波教授、浙江大医院陈益定教授、医院王坤教授、医院王守满教授和医院李靖若教授分别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中国(大医院<25%)与欧美国家(>40%,德国已经超过80%)新辅助治疗率差距巨大,医院新辅助诊疗比例及推动过程中的痛点是什么?王海医院这一比例约为30%~40%,其中HER2+和TNBC患者居多,可达50%以上;李靖若教授和王守满教授也指出,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患者比例约为30%~40%。对于我国新辅助比例低于国际比例的现象,专家认为病理结果等待时间长、患者经济条件等是主要原因。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南对于新辅助有一些新的更新,不论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还是最新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更迭,新辅人群不断扩大,请谈谈你们临床实践中什么样的乳腺癌患者会选择新辅助?①术前行新辅助治疗的肿瘤等级标准王坤教授表示,其科室所采用的新辅助治疗标准与我国CSCO乳腺癌指南的标准一致:HER2+乳腺癌、TNBC患者肿瘤>2cm或淋巴结转移。耿翠芝教授表示支持CSCO乳腺癌指南标准,强调事实上NCCN指南也支持对≥T2乳腺癌患者应行新辅助治疗,尤其是HER2+或TNBC,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患者的比例年为20.2%,年为22.3%,年为25.8%。②ASCO指南认为,T1c即可行新辅助治疗,我国专家观点如下:王海波教授、李靖若教授及王守满教授均认为,伴随新辅助理念的改变,从理论来看,认可ASCO指南对于T1c患者行新辅助治疗的理念,这一治疗理念可能与美国国情有关,或用于non-pCR患者的筛选是主要原因。但专家也提出自己的思考,如临床操作中对于微小靶病灶穿刺后治疗、评估手段、术后辅助是否行双靶治疗等。耿翠芝与王坤教授表示,对于行新辅助治疗的T1c患者,应有具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最新的ASCO指南中再次强调了MDT团队的重要性,在MDT建设上您有什么心得体会?王坤教授、李靖若教授与王海波教授均表达自己对MDT团队的看法,同时也提出MDT团队不应仅针对乳腺癌晚期患者进行讨论,对于初始患者的治疗也应纳入进来。此外,耿翠芝教授指出,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最终决策权,医生应尽可能与患者沟通正确的治疗理念,最终让患者选择治疗方案。青年说—三足鼎立,国内乳腺领域三大青委共话早期乳腺癌治疗
对于HER2阳性T2N0M0的患者需要做新辅助治疗吗?医院余科达教授对讨论问题进行介绍,并公布目前医生支持比率,中国医院徐莹莹教授支持:可手术的T2N0M0HER2+乳腺癌患者应推荐新辅助治疗。在V4NCCN乳腺癌诊疗指南、St.Gallen共识和CSCO指南中,指南及共识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适用人群推荐比较一致,推荐T≥2或N+的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一项META分析显示,T2的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可提高保乳率;且在KATHERINE研究中,无论是T2或N0的患者,都能够从恩美曲妥珠单抗治疗中获益,延长乳腺癌治疗后无浸润性癌复发率(iDFS)。■投标结果:88.15%支持讲者观点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中蒽环是否需要?医院王碧芸教授对讨论问题进行介绍,并公布目前医生支持比率,和医院杨谨教授认为,双靶时代下蒽环地位不断下降。对于HER2+的乳腺癌,靶向治疗是患者预后的决定因素,靶向治疗的引入让蒽环不再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新辅助蒽环是否豁免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对短期手术目标是否更高效;二是对早期治愈目标是否更获益,进而考虑蒽环能否改善患者获益;如果获益一致,需考虑是否需要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药物筛选。同时,根据术后风险因素增补化疗也可达到治愈目的。■投标结果:77.9%支持讲者观点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6周期治疗后ypT1mic/a/bN0的患者需要T-DM1治疗吗?本轮由医院柳光宇教授主持,医院陈前军教授支持:ypT1mic/a/bN0,即“近pCR”患者应行T-DM1治疗。从“近pCR”人群T-DM1强化循证医学证据最强;指南共识意见——HP新辅助后,“近pCR”(只要有浸润性残留),推荐优选T-DM1;及我国真实世界特点予以支持术后优先行T-DM1治疗。■投标结果:74.07%支持讲者观点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中医院徐兵河教授对于本次参会的中外嘉宾表示感谢,同时对本次新辅助论坛专家观点进行总结。徐兵河教授表示,目前我国HER2+早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率远低于欧美国家,后续希望有更多与国际前沿进展、临床治疗经验探讨的机会,提升我国HER2+早期乳腺癌新诊疗水平,共建中国新辅助治疗流程的规范化发展,为HER2阳性具有高复发风险的乳腺癌患者提供最大的治愈机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