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如何防治,医院专家怎么说

2021-6-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乳腺癌作为女性的“第一杀手”,其死亡率位居首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逐渐呈年轻化。今天,医院(东营市医保定点单位、胜利油田医保定点单位)肿瘤防治科专家就乳腺癌的防治这一方面做科普介绍。

一、乳腺癌相关的症状有哪些?

虽然早期乳腺癌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但是出现这些症状的女性一定要注意: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次就诊,多数为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皮肤改变(酒窝征或橘皮样改变等);乳头回缩;乳头湿疹;乳头糜烂瘙痒;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外观红肿,这可能为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乳腺癌--炎性乳腺癌,需与乳腺炎鉴别。

二、乳腺癌的癌前病变有哪些?

癌前病变并不一定会发展为癌肿,可能性并不很高,所以不要过分恐慌,但也不能过分轻视。有一些癌前病变会被医生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三、哪些人更需要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如果乳腺癌的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就应当重视乳腺癌的筛查和预防。大概有如下几类人群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占据了较多的与乳腺癌有关的外因(非遗传因素,详见十问十答:揭秘乳腺癌预防的常见问题);一侧乳腺癌患者的对侧乳腺患癌风险增高;致密型乳腺(中国女性30%为致密型乳腺,详见十问十答:揭秘乳腺癌预防的常见问题)和乳腺发育异常者;有癌前病变者;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遗传性高危人群。

这些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也有高低之分,在上述人群中,重视程度由前向后应依次递增。

四、乳腺癌高危人群包括哪些?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参考第8个问题);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既往行胸部放疗。五、哪些属于乳腺癌遗传性高危人群?

这些情况包括:血缘亲属携带BRCA1/BRCA2、P53、PTEN或其它基因突变;家族中有一个已知的肿瘤易感基因的突变;一个家庭成员有≥2个的原发乳腺癌;在父系或母系的家庭成员中有≥2个的原发乳腺癌患者,至少一个在诊断时年龄≤50岁;一级或二级亲属乳腺癌者发病年龄≤45岁;具有血缘关系的男性近亲患有乳腺癌等等;近亲属有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家族中三个或更多的肿瘤患者(不仅限于乳腺癌)或一个多原发癌患者。近亲属包括一级(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二级(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舅、姨)、三级亲属(表、堂兄弟姐妹)。

六、什么是肿瘤的筛查?

针对无症状人群的检查叫做筛查,针对有症状的人群的检查叫做诊断。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普查,机会性筛查是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肿瘤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女性应重视乳腺癌的机会性筛查。

七、如何进行乳腺癌筛查?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非高危人群:

20~39岁:不推荐对非高危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40~49岁:适合机会性筛查;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50~69岁:适合机会性筛查和人群普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70岁或以上:适合机会性筛查;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

高危人群:

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20~40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彩超和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八、乳腺癌的无创辅助检查手段有哪些?

乳腺癌的最终诊断需要依靠病理,但在接受病理检查之前,需要无创性的辅助检查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和病理检查。乳腺癌筛查常用到的无创性的辅助检查手段有钼靶和超声。

钼靶是一个主要的检查手段,价格低廉,但是它是X线摄片,有文献介绍其致癌危险性接近于自然发病率,但是还是有人难以接受,且钼靶对于致密型乳腺可能漏诊,并且鉴别差。彩超无射线危害,可以反复使用,检查方便,价格低廉,对致密型乳腺和乳腺增生诊断有优势。但缺点是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缺乏可以传递使用的影像,不能前后对比。对于很多人来说,彩超更被接受。

另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磁共振,敏感性较高,无射线危害,但是价格昂贵,检查时间长,舒适度差。一般作为钼靶与彩超后的进一步诊断。

九、肿瘤标志物能用来筛查乳腺癌吗?

很多人把肿瘤标志物当成肿瘤细胞,这是相距甚远的两个事物。与乳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CEA、CA、CA,但是肿瘤标志物既不是诊断标准,也不是排除标准。因为,很多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是不会升高的。肿瘤标志物并不是筛查乳腺癌的手段。(参考文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规范版)

喜讯大放送

医院肿瘤防治科特约专家—钟家珍教授每周一坐诊。

钟家珍教授专长:

1.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宫颈囊肿,月经不调,排卵障碍,更年期内分泌治疗。

2.肺结节,前列腺炎症,肾结石,性功能障碍等。

3.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病。

每天限号:10人

坐诊时间:每周一8:00-17:00

肿瘤防治科位置:门诊二楼外科区肿瘤防治1科/2科。

编辑:英音

审核:关健

监制:曹文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ksjms.com/rxayy/11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