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CS热点话题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

2021-5-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年12月6日-10日,第39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SABCS)在美国召开。8日上午,来自法国巴黎Curie研究所肿瘤内科的Francois-ClementBidard医生报告了一项CTC检测与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国际Meta分析,本刊特邀中国医院乳腺外科金锋教授、徐莹莹教授对此项研究做热点解析。

  

循环肿瘤细胞(CTC)计数作为一种实时监测的"液体活检"技术,有助于肿瘤复发监测、预后判断以及疗效评估。CTC不仅是转移性乳腺癌PFS及OS的预后因素,其动态变化亦可作为治疗反应的液体标志物,在非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检出率可达30%左右,是早期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子。既往研究多以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程度判断预后。pCR是一些高危亚型,特别是TNBC、HER2阳性肿瘤的远期预测因子,但对整体人群而言,pCR是否可以作为远期生存的替代指标,尚待探讨。临床需要寻找新辅助治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其它有效预测因子。

  本次圣安东尼奥会议报告了一项来自法国的国际荟萃分析,旨在探索CTC计数在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疗效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本研究收集了全球16个中心,21项研究的数据,将例行新辅助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数据(包括发表与未发表的)进行汇总。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远处疾病生存(DDF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I)、病理完全缓解(pCR),并考察CTC的阳性阈值以及在预后模型中加入CTC检测的临床价值。

  结果显示,分别以7.5ml血液中CTC≥1,2,5作为阈值,基线CTC阳性率为25.2%,12.6%及5.9%,新辅助化疗后CTC显著降低,为15.1%,5.3%及1.0%(P=0.)。基线CTC检出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性相关,以CTC≥2为阈值,cT1,T2,T3,T4a-c,T4d肿瘤的CTC阳性率分别为8.2%,10.3%,12.2%,16.7%,24.5%(P0.);淋巴结阳性组检出率为14.4%,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10.4%(p=0.);激素受体阴性亚组中检出率更高(p=0.)。而在新辅助化疗后CTC与基线水平的任何临床病理特性无相关性。例患者中有24.3%达pCR,但未发现任何时间点的CTC水平及化疗过程中CTC的变化与pCR相关。以CTC≥2为阈值,基线CTC与OS、DDFS及LRFI呈负相关(P0.)。新辅助治疗前后CTC均2的患者,其OS及DDFS显著优于新辅助治疗前后CTC均2的患者(P0.)。

  年的一项对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CTC计数与新辅助治疗反应相关性的Meta分析仅纳入两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前后CTC数量的变化与pCR无关,CTC减少并没有带来长期生存获益,新辅助数据中CTC计数的预测效能不确切。本研究获取了更多生存数据,同样发现CTC数量与pCR无关,新辅助前后CTC的变化与治疗反应及预后无关。且并未发现CTC计数与不同分子亚型间的关联。但基线CTC水平(CTC≥2/7.5ml)与OS、DDFS及LRFI等远期预后指标呈负相关,提示基线CTC可能是独立于pCR的新辅助化疗预后评估分子标志。

  本研究中仅基线CTC水平准确反应了初始肿瘤负荷,但作为敏感的肿瘤负荷监测指标,并没有体现其对新辅助疗效的预测作用。研究者提出基线CTC检测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及肿瘤反应的有效补充加入到新辅助预后评估模型中,但其临床价值仍需大规模,高检验效能,长期随访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专家简介

  金锋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执行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乳腺癌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抗癌协会理事,辽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长。

  徐莹莹,中国医院乳腺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ksjms.com/rxayy/11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