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NEJM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
2021-5-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区域淋巴结放疗的作用
--新英格兰杂志报道MA.20研究的结果
RegionalNodalIrradiationinEarly-StageBreastCancer
摘要:李帅;审校:唐源,任骅
全文摘要
目前充分的证据表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后全乳放疗,在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方面均与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相似。对于全乳腺切除术后淋巴结阳性的高危患者,胸壁联合区域淋巴结放疗可以显著改善局部控制和提高总生存。然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基础上联合区域淋巴结照射能否使患者获益仍不明确,近日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了MA.20随机对照研究的最终结果,保乳术后1-3枚腋窝淋巴结阳性或腋窝淋巴结阴性伴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加入预防性区域淋巴结照射并未提高总生存率,但显著提高无病生存率并降低远处转移率,提示为患者做治疗选择时需仔细评估治疗获益。
该研究纳入保乳术后腋窝1-3枚淋巴结阳性或腋窝阴性但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高危因素定义为:T3、T2伴腋窝淋巴结清扫小于10枚或伴有G3/ER-/LVI中至少一项。入组患者被随机分到单纯全乳放疗组(对照组)或全乳联合区域淋巴结放疗组(区域淋巴结照射组),区域淋巴结照射范围包括内乳区、锁骨上区及腋窝(常规照射腋窝III水平,对腋窝淋巴结清扫小于10枚者扩大照射至腋窝I、II水平),全乳和区域淋巴结照射剂量均为50Gy/25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辅助系统治疗如化疗、内分泌治疗或二者联合。MA.20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率(O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病生存率(DFS)及无远转生存率(DDFS)。
从年3月至年2月共例患者纳入研究(两组各例),中位随访9.5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点相似,全组99%患者为T1、T2病变,1-3枚腋窝淋巴结阳性者占85%,ER+者占75%,接受联合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者分别占91%和76%,参见表1。随访结果显示,区域淋巴结照射组与对照组的10年OS无显著差异(82.8%vs.81.8%,P=0.38),但在10年DFS(82.0%vs.77.0%,P=0.01)和DDFS(86.3%vs.82.%,P=0.03)上有优势,参见图1。区域淋巴结照射组II级以上急性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放射性肺炎:1.2%vs.0.2%,P=0.01;淋巴水肿:8.%vs..5%,P=0.)。在患者死亡原因分析中,两组的非乳腺癌死亡率及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并无明显差异。
图表数据
表1:入组患者临床特点
图1:区域淋巴结照射组与对照组的生存比较
参考文献WhelanTJ,OlivottoIA,ParulekarWR,etal,NEnglJMed.Jul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