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指南推荐
2021-3-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582724.html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
根据分子分型,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占比高,约占总乳腺癌患者的65%-70%1。年美国Bethede国际会议报告指出,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ER密切相关,雌激素受体阳性(ER+)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为55%-60%,而ER阴性患者有效率低于10%。对于HR+的患者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内分泌治疗。
回顾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历程,从开始的单纯内分泌器官切除术、到卵巢放疗去势,到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TAM)、再到芳香化酶抑制剂(AI)、卵巢功能抑制剂戈舍瑞林(GnHa)、现发展到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不断涌现,氟维司群等新药具有全新的机理和临床特点,为HR+患者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氟维司群已成为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之一,对AI失败后的患者更是唯一选择,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通过CSCO乳腺癌(BC)指南、NCCN乳腺癌指南详细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更新要点,以期帮助您临床决策。
CSCO乳腺癌指南2
01
辅助内分泌治疗对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至关重要
02
绝经前乳腺癌低复发风险患者初始治疗:他莫昔芬(TAM)治疗5年(1A)
03
绝经前乳腺癌伴一定危险因素患者初始治疗:卵巢功能抑制治疗(OFS)+他莫昔芬(TAM)/芳香化酶抑制剂(AI)治疗5年(1A)(图1)
04
HR阳性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未经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AI)+CDK4/6抑制剂成为I级推荐(1A),II级推荐有AI(1A)和氟维司群(1A),III级推荐有他莫昔芬(TAM)(2B)(图2)
05
TAM治疗失败患者:AI/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由年的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1A),新增AI+HDAC抑制剂为I级推荐(1A),第三个I级推荐是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1B)
06
非甾体AI(NSAI)治疗失败患者中,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调整为I级推荐(1A),新增SAI+HDAC抑制剂成为I级推荐(1A);其他II级推荐还有SAI+CDK4/6抑制剂(2A)、氟维司群(2A)和SAI+依维莫司(1B)
07
SAI治疗失败患者: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调整为I级推荐(1A),新增NSAI+CDK4/6抑制剂为II级推荐(2A),其他II级推荐还有氟维司群(2A)
图1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
图2HR阳性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NCCN乳腺癌指南3
01
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内分泌一线治疗(绝经后和绝经前同时接受卵巢消融/抑制者):
①芳香化酶抑制剂+CDK4/6抑制剂(abemaciclib、palbociclib、ribociclib)(1类证据)
②选择性ER下调剂(氟维司群,1类证据)±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1类证据)
③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abemaciclib、palbociclib、ribociclib)(1类证据)
④其它一线治疗药物还有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
02
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内分泌二线和后线治疗(绝经后和绝经前同时接受卵巢消融/抑制者):
①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abemaciclib、palbociclib、ribociclib)(如果既往没有用过CKD4/6抑制剂)(1类证据)
②对于PIK3CA-突变肿瘤(Alpelisib+氟维司群)(1类证据)
③其它推荐药物包括:依维莫司+内分泌治疗(依西美坦、氟维司群、他莫昔芬)、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选择性ER下调剂(氟维司群)、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
03
HER2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推荐可选用的药物有:芳香化酶抑制剂±曲妥珠单抗、芳香化酶抑制剂±拉帕替尼、芳香化酶抑制剂±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氟维司群±曲妥珠单抗、他莫西芬±曲妥珠单抗
内分泌治疗药物历经了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到芳香化酶抑制剂,再到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和CDK4/6抑制剂的不断发展,每一种药物的诞生都为HR阳性乳腺癌患者带来进一步的生存获益。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CDK4/6抑制剂(SHR)治疗HR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已经进入三期临床研究阶段,期待能够让更多患者使用到CDK4/6抑制剂。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完善,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将不断得到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发和普及,内分泌治疗方案会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治疗效果,最终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最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ZhuX,etal.Estrogenreceptor,progesteronereceptor,and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statusininvasivebreastcancer:a3,casesstudyatNationalCancerCenter,China.BreastCancerResTreat.;(3):-.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CSCOBC诊疗指南(年版).
3.NCCNBreastCancer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v4..
版权声明:
本文旨在分享医疗健康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并非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专业诊疗指导,医院就诊。
本文版权归“瑞e声”所有,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其他任何个人、媒体或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章相关内容,须获得授权,且注明文章来源。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