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激素治疗知多少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几十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全球范围内增长,中国地区的发病率以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速度迅速上升,特别是在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排名的前两位。流行病学表明,中国女性在经历了不同形式的生活模式转变,生殖、生育、心理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而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暴露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内源性激素又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哪些情况会增加患者激素暴露危险?

女性月经开始过早(如12岁之前)及绝经较晚(如55岁以后),或绝经后肥胖的人群需要引起注意。女性终生不生育或生育后未哺乳,也是乳腺癌的高发因素之一。反复多次人流也有可能导致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因为人流阻断了人体怀孕、分娩这一过程,干扰了人体内分泌。不恰当的使用雌激素也是高危因素之一,长期服用的人群发病率相对会更高一些。

有些人认为豆制品会对身体雌激素水平造成影响,其实这并不需要担心。在豆浆、豆腐的生产过程中,大豆异黄酮(也就是植物雌激素)已经被大部分破坏。即使乳腺癌患者食用原生态豆浆、豆腐也不用担心植物雌激素的影响。

进行了乳房切除,如何进行激素治疗?

乳腺癌是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肿瘤之一,但复发率高,尤其在术后1-3年复发风险最高。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应该坚持内分泌(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用药不能吃吃停停,否则,复发后的治疗将十分棘手。临床中常有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在手术后(部分还做了药物化疗、放射治疗),拒绝接受长期激素治疗,结果术后1-2年就出现了癌症转移的情况。

目前我国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使用他莫昔芬(TAM)5-10年是标准方案。对于一部分危险程度较低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治疗时间缩短至2-3年。

而绝经后,阿那曲唑、来曲唑或依西美坦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为推荐用药。但是,长期服用AI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关节疼痛、潮热和阴道干燥等不良反应,需要积极地预防和处理以提高患者的药物耐受性。对于不能耐受AI的患者,辅助TAM治疗或者序贯TAM和AI也是可以选择的治疗策略。

我国女性晚婚晚育的比例较高,许多年轻患者在未生育前就罹患乳腺癌,所以在接受乳腺癌治疗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生育功能是非常必要的。化疗会损伤成熟卵泡细胞,抑制原始卵泡和卵巢滤泡的形成,对卵巢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国外,通常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卵母细胞冷冻;但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很少采用此冷冻技术,采用去势药物保护卵巢功能尤为重要,如:戈舍瑞林。年龄≤35岁的患者,辅助化疗后仍可恢复绝经前激素水平,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多,多基因检测显示不良预后,可考虑卵巢功能抑制,或者AI联合卵巢功能抑制。

(参赛稿由江苏-医院-王来成团队提供)

本科普文章由“互联网+合理用药实践技能大赛”团队提供,本大赛所有团医院的药师与医生组成。

免责声明

本次互联网+合理用药实践技能大赛发布平台所发布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已经授权本发布平台使用的文章,如需转载使用,须取得版权所有人同意。如果相关文字、图片等材料牵涉到第三方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及追索,同时也请联系我们(-),经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配合原著作方删除相关内容或资料。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的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ksjms.com/rxawh/3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