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来照明的油灯省油灯蜡烛,各有什

2022-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海口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509/4386025.html
自从人类发现了“钻木取火”这个大自然的奥秘,人类便结束了黑暗史。但是在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的千百年,中国古人又是怎样照明的呢?整个人类社会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依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自然规律来生活的。太阳,是照明的唯一工具。月亮的光芒比起太阳就微弱了许多,不过古人对月亮也是情不自禁的喜爱,诞生了“花前月下”等和月亮有关的浪漫桥段。但是论及真正意义上的照明工具,太阳、月亮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不能体现人类的创造价值。点灯点的为何物?说起中国古代的照明工具,第一想到的就是油灯。《楚辞》中有“兰膏明烛,华容备些”之句,说明战国时代就有油灯。当时油灯的燃料是动物油脂,原材料有限注定只能是少数人享用。奢侈一些的,还可以在油脂中加入香料,燃烧时伴有袅袅清香,遮住油脂燃烧散发出的难闻气味儿。后来发展到植物油脂,这虽比动物油脂资源多,使用人群扩大了,但仍然普及不到普罗大众,穷人就更别奢望了。就像匡衡、车胤、孙康这些又好学却穷的点不起灯的人,只能是靠各种奇葩办法来照明,为自己换取夜里读书时间,如匡衡“凿壁偷光”蹭邻家灯火;车胤用纱布做口袋捕捉萤火虫来聚光照明;孙康借雪的反光来读书。到了汉代,灯芯大都是麻秸等硬纤维。《齐民要术种麻子篇》里提到过“苴麻子”是“捣治作烛”的材料。古代名著《儒林外史》中的明代吝啬鬼严监生临死都不忘提醒家人: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浪费啦!可见到了明代还是燃灯草心。为了节省照明费,老百姓开始追求“省油灯”。这种灯出现在宋代,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灯盏里放水,保证燃油过程中盏内温度不高,达到省油目的。蜡烛原来是奢侈品

蜡烛的使用从西汉著名文物长信宫灯可见一斑,所以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之说。

长信宫灯是盏青铜制作的艺术灯,造型是一个双膝跪地的宫女,皇室成员使用,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灯盘中心有插蜡烛的钎,最独特的是有防污染的环保设计,说明古人的理念很先进:宫女膝下的水盘用来过滤灯烟中的尘埃和异味,从而达到减轻室内污染、避免熏黑墙壁和器物的作用。

东汉晚期的墓葬出土文物里出现了蜡台。汉代蜡烛短粗状,是黄蜡制作的,即蜂蜡,注定产量不高。据说土豪石崇家“用蜡烛作炊”,做饭烧的不是柴禾而是蜡烛,这也是炫富的一种手段!

到了唐朝,蜡烛身材变得修长起来,呈长管型。不过蜡烛仍是达官贵人使用的,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蜡烛奢侈难得更易催生古人对蜡烛所营造的浪漫气氛的追求。

宋代蜡烛携带、使用都方便,燃烧时间较长,亮度大于油灯。北宋开初的“烛影斧声”之谜中就有蜡烛的身影。这时的蜡烛是白蜡做的,取自蜡虫的分泌物,而且是中国特产,所以被称为“中国蜡”。

宋人制作蜡烛的原料还有乌桕油脂、石油等。石蜡的照明效果更好,而且一支能顶三支普通蜡烛,缺点是烟太浓。

宋代蜡烛有贵的也有便宜的,贵的每根售价大概在至文不等,够一个下层平民吃两三天的。普通大众使用的是20文一根的蜡烛,用白桦树皮裹着蜡油做的。元宵节灯展在宋代很流行,“东风夜放花千树”、“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宋江就有看灯的爱好,从清风寨看到汴京城。

古装剧里常见到打更人巡夜时敲着梆子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古人照明工具使用的同时,要求人们的防火意识也得绷紧了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ksjms.com/rxacs/12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