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于凤至middot心口上的一颗朱砂

2021-9-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QQ客服网络客服求职招聘QQ群 http://news.gdssnews.com/news/redianxinwen/1134.html
于凤至·心上的一颗朱砂痣

年2月的一天,在美国洛杉矶,一座豪华别墅内。一把轮椅特别的显眼,坐着一个瘦弱的中国老妇人,她右眼失明,身体瘦弱,病魔缠身。

这个老人在轮椅上,坐了已经很长时间了。在她的手中,一直握有这样一份请柬,她看着这份请柬,老泪纵横。时间过去了很久,这个老妇人才把自己的女儿女婿叫到面前,说:赶紧给我买一把新的手杖,我要去台湾给你们的父亲祝寿。

女儿女婿知道,老人等待这一刻,已经等待了半个世纪。这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名叫于凤至。而给他发请柬的这个人呢,叫张汉卿。张汉卿就是曾经那位叱咤风云的少帅—张学良。

张学良的生命中有两位对他最重要的女人,一位是陪伴他近半个世纪软禁岁月的赵四小姐,而另一位就是在大洋彼岸苦等了她半世纪的女人,也就是前面提到轮椅上的老人,张学良的结发妻子于凤至。

于凤至,字翔舟,富商于文斗之女,是张作霖亲点的儿媳妇。当年的张作霖很看好于凤至,觉得她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为了能让于凤至能在结婚前,对张学良有所了解,张作霖便安排张学良住到了于凤至家里。那个时候于凤至不到18岁,张学良不到15岁,两个年轻人经过短暂的相处,相爱了。情窦初开的于凤至对这段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年4月,在于凤至18岁那年,她正式与张学良结为夫妻。婚后,于凤至还是像恋爱时那样,称呼张学良为“汉卿”。而张学良对于凤至的称呼,亲昵之中还带有几分敬重,他称于凤至为“大姐”。婚后这段出双入对的日子,是于凤至人生中对美好的岁月。张学良喜欢古画收藏,而于凤至是东北才女,两人经常一起赏玩古画,可谓志同道合。

年4月,在北平,丈夫张学良与孩子打球,气氛看上去非常和谐。照片中,纤瘦优雅的于凤至,站在意气风发的张学良身边,两人宛如神仙眷侣。两人相濡以沫度过了二十载婚姻生活之后,于凤至想不到,西安事变彻底改变了她与张学良的命运。

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发动兵变。

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积极斡旋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以和平解决,由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年12月25日,蒋介石被安全送回南京,随行保护他的张学良,在下飞机的那一刻,长舒了一口气。然而蒋介石的一个眼神示意,忽然涌上来数名特务,他们迅速包围了张学良,并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将他押解回去,等待法庭审判。当年国民党军委会对张学良的判处报道,在这份报道中,最清楚可见的几个大字便是“判处张学良徒刑十年”。

此时于凤至远在英国,陪孩子读书。面对丈夫一夜之间,就从高高在上的副司令,转变为阶下囚,她的心中,猛的一震。

年1月13日,于凤至告别三位年幼的孩子,匆匆赶回国陪伴丈夫,在浙江奉化溪口镇雪窦山上,她和张学良开始了他们的幽禁岁月。上次相见,两个人还在英国接受要员的会见。彼时一个是少帅,一个是少帅夫人。而此时两个人已经沦为毫无自由可言的囚犯。看着一脸落寞的张学良,于凤至的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

年-年,张学良与于凤至被蒋介石不停的改变关押地,从浙江奉化雪窦山,安徽黄山,直至湖南郴州,沅陵,在湖南凤凰山凤凰寺,他的一切衣食住行,都被特务牢牢监管,不许通电话,不许发电报,更不许任何人探视。

自由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奢望,每天还要面对特务们身心上的折磨,张学良看不到自己任何的未来。他自己心里也明白,他想要实现的,战死沙场,报效祖国的夙愿,永远也无法实现了。张学良喜欢的京戏《四郎探母》有这样一句戏词,叫“我好比笼中鸟插翅难飞”,张学良经常哼哼杨四郎唱的这两句戏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

面对这样屈辱的生活,张学良决定以死解脱,看到丈夫有轻生的念头,于凤头心疼之余,赶紧用国恨家仇未报,大丈夫能屈能伸等等道理来说服自己的丈夫。而在平时的囚禁生活当中,也尽量表现得自己情绪开朗,乐观。这种乐观的态度,多少也影响了张学良。让他渐渐打消了一些轻生的念头。但是背地里于凤至经常以泪洗面,她怨自己当时不在丈夫的身边,没有阻拦住丈夫送蒋介石去南京。于凤至积郁成疾,她渐渐的发现,自己的左胸经常的疼痛,有的时候甚至疼的彻夜难眠。

张学良眼见妻子的病情越来越重,医院去检查,检查的结果出乎意料,于凤至得的是乳腺癌晚期,张学良心急如焚,可他尚被幽禁,与世隔绝,怎么才能救妻子呢?终于,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可以救妻子的人—宋美龄。

张学良年轻时就与宋美龄结识,二人彼此欣赏,加上家庭背景又不相上下。很快成为好友,而于凤至与宋美龄也是一见如故。年,张学良带着于凤至去南京接受委任,古城金陵浦口码头上。当张学良与于凤至乘坐的专机刚一落地,狮子台上的礼炮,就破例为他们夫妇二人鸣21响。

在这里宋美龄与于凤至第一次见面,宋美龄博学多才,仪态万方的风范,让于凤至很有好感。而温文儒雅的于凤至也让宋美龄感到十分投缘。加至当年的蒋介石和张学良还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和兄弟。于是,于凤至与宋美龄做了金兰姐妹。

张学良相信凭借着他们夫妻和宋美龄多年的交情,这个忙,她不会不帮。然而就在张学良认为一切只等宋美龄首肯时,于凤至却破天荒的和他起了争执。凤凰山古寺中,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卧房内,于凤至泪眼婆娑的望着张学良说“我哪儿也不去,我要留下来陪你”。他不愿意在国难当头,丈夫被囚的情况下,丢下张学良独自一个人。张学良苦苦的劝她“你这个病不能再拖了”,而且都美国去,你还能照顾我们的三个孩子,来保存我们张家的血脉。况且对蒋介石政府来说,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牵制他的力量。如果能够找到相关人士帮助,也许自己重获自己指日可待。

于凤至听了这话,觉得去美国,真的有可能帮助丈夫逃出牢笼吗,她权衡再三,还是答应了张学良。这封信在戴笠的帮助下,被第一时间送到了宋美龄手里,张学良言辞恳切的请求,不止打动了宋美龄,尽然也让蒋介石动了一些恻隐之心。于凤至可以去美国治病,但是她对张学良还是不放心,她怕失去自己的照顾,张学良的郁闷无处排解,思来想去她想到了—赵四。

赵一荻,北洋大臣赵庆华之女,因在姐妹中排行老四,人称赵四小姐。赵四小姐比张学良小11岁,与张学良相遇并且相爱那年,她才16岁,张学良27岁。她为了与张学良在一起,被父亲赶出家门。她为了与张学良在一起,情愿一直做张学良的秘书,不要名分。作为女人的于凤至,心里很清楚,赵四小姐是真心爱张学良的。因此临行前,于凤至亲自安排了赵四小姐来照顾张学良。她知道,在这样苦的生活条件下,只有一个真心爱张学良的人,才能陪他耐住这份寂寞。自己离开后,由她来照顾张学良,是最合适的安排。

做出这个决定,意味着于凤至将自己最爱的汉卿,拱手相让于赵四,在她的心里,痛苦万分。可是为了让汉卿生活上和精神上过的好一些,自己再苦,于凤至自己也是心甘情愿。亲自做完这个安排后,于凤至还是不放心,为了让张学良有坚持活下去的动力,于凤至在走前与张学良约定,彼此绝不轻生。到美国后,她一定想方设法救张学良出囚笼,她也默默祈求老天,一定要她等到丈夫重获自由的那天。

于凤至在百感交集中离开了,她在渐行渐远的车上,久久回望被特务包围的张学良。心中一个笃定的声音在告诫自己“救汉卿,想尽一切办法!”。然而在那个年代,一个中国女人,又如何在遥远的美国立足呢。

年4月25日,当赵四小姐放弃香港的宽裕生活,辗转来到湖南陪伴张学良,开始他的幽禁岁月。同一时间,于凤至憔悴孤独的身影,却徘徊在美国纽约国际机场,在她的脑海当中,一遍又一遍的闪现着张学良最后时刻的表情。其实深知自己的病情已经十分危急的于凤至,本来是抱着九死一生的心情来到美国的,但一想到她自己或许是张学良和大帅府乃至整个张氏家族被拯救的最后希望,于凤至突然就勇敢了起来。只是此时此刻的于凤至,绝想不到自己选择的这一次离别,竟然是她与张学良的永别。

于凤至与前美国驻北京公使—詹森·肯尼迪和夫人莉娜是好友,凭借二人帮助,于凤至主导了纽约城医院,先后经过三次切开左乳,取出癌变乳叶肿核的保守治疗。于凤至的癌细胞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当医生在她的病理切片中,发现新的癌细胞组织时,一件让于凤至无法接受的事情出现了。

“摘除整个乳房”,当虚弱的于凤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痛苦的几乎晕倒。出身于东北第一家族的她,深知一个上流社会的女性失去一侧乳房意味着什么,身体的完整不但带给她端庄的仪表,更是她作为一个将军夫人自珍自傲的资本。她不但需要维护这份尊严,更不能在没得到丈夫同意时,贸然接受这种残忍的手术。

不妥协就意味着放弃生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詹森·肯尼迪让妻子莉娜好好的劝说于凤至。早就了解于凤至的莉娜略一思索,还真就想到了解开她心结的方法,她从今日刊载在美国报刊上的张学良近况说起,还将到国内一些东北军旧部和中国共产党正在积极的营救少帅。这个消息让于凤至顿时有了精神,她忽然就想起来,当初与张学良不得自由绝不轻生的生死约定。立刻明白,在没有比保全自己的生命来救人更重要的事情。于是她含着泪,在手术单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噩梦般的3个小时过后,于凤至被迫接受了完全不同的自己。于凤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低声的哭泣,往日在东北一呼百应的盛况恍如隔世,而今自己竟独立沦落,在异国他乡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和张学良最后的约定,让于凤至一想到就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于凤至的身体略微有了好转,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张学良的交代,找回自己留在英国的三个孩子。

张学良与于凤至育有四个子女,老大是女儿张闾瑛,老二张闾珣,老三张闾玗,老四张闾琪,最小的儿子张闾琪10岁时被日本人害死。年剩下三个孩子,被送到英国读书。然而当历经周折,阔别八年的孩子站在于凤至的病床前时,她痛心的发现次子张闾玗竟在之前法西斯轰炸伦敦时,被惊吓的精神失常了。

这突如起来的小病人,让一直养病的于凤至也慌了手脚。但看着孩子们还这么小,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于凤至不禁发起愁来。国内带来的钱,虽然足够支撑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但自己手术就花了不小一笔钱,如今闾玗又病了,如何抚养三个孩子,成了于凤至最大的挑战。祸不单行,于凤至还没想好以后的日子,她的好朋友肯尼迪夫妇就新上任的总统艾森豪威尔给解聘了。一时间,于凤至面临着赴美以来最大的困难。她明白自己和孩子们,不能总是依靠肯尼迪夫妇的援助,她必须为了生存,杀出一条血路来。于是在好友莉娜夫人的帮助下,于凤至毅然踏出了自己搏杀股市的第一步。

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6根仿古希腊式巨型廊柱矗立在人头攒动的大厅,将这里衬托的肃穆而又庄严。于凤至紧紧跟着莉娜的身后,在一浪浪涌进的人群当中,向前挤。人们狂热的参与到股票交易中,于凤至在被推来搡去之中,无所适从。莉娜要她跟自己购入持续上涨的那些股票,但于凤至盯着屏幕的眼睛,却充满了疑惑。莉娜见状,走到她身边,告诉她炒股其实和麻将原本一个道理,都是智慧的较量。

这个比喻让一头雾水的于凤至,忽然开了窍。她略一考虑,便马上小心翼翼的购入了支垃圾股。莉娜马上提醒她,这些股票可是很长时间都无人问津,把赌注压在它上面,太冒险了。但精明的于凤至深信物极必反的道理,等待着化腐朽为神奇的翻盘。结果没多久,这个股票果然缓缓上涨,并且越涨越快,莉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她觉得这不过是于凤至的运气好罢了。

再看于凤至,她始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ksjms.com/rxacs/12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