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界争议2类癌症不致命,或不该称为癌
2024/5/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癌症是如今医学界尚未攻克的一个顽固城堡,癌症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癌症又被称之为恶性肿瘤,与之相对的是良性肿瘤。
癌症是由于机体细胞失去正常调控,过度增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癌细胞可侵犯周围的组织,甚至可以经过体内的循环系统,或者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目前来说癌症有许多类型,而癌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癌细胞所在的位置,恶性程度,以及是否发生转移来确定,一般确诊之后会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同时进行的方式进行治疗。
其实癌症是一种老年病,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由于去氧核糖核酸的损伤,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年龄越大患上癌症的几率也会越高。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人多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每年有多万例,每一分钟就有7个人确诊为癌症。75岁之前4个中国人当中,就会有一个因为癌症而死亡。
科学家呼吁:除名低风险癌?
关于降低风险癌踢出癌症行列的说法,一直以来饱受争议,《BMJ》上面还刊登了几位专家的观点和讨论:
有些学者认为对于某些比较普遍的低风险癌症基本上不会出现复发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基建的方式救治。
有一些癌症,病变的风险程度比较低,即便在治疗过程当中没有做到全身性也能够在治愈后达到百分整的十年存活率。
因此有一些医学专家提出应该将这些不符合传统癌症标准的低风险癌症进行重新命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病人的心理创伤,避免患者知道病情之后出现恐慌心理。
当然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在检验过程当中很多只是取样处理,并无法对癌症整体进行把握和研究,不能有效判别风险性是否存在差异。
如果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对于病人的病情过于疏忽的话,可能会导致后续的治疗受阻,如果癌症一旦控制不得当,一发不可收拾,反而会害了患者。
肿瘤界争议:2类癌症不致命,或不该称为“癌”,请不要过度治疗
这是一种恶性皮肤,肿瘤多发生于面颈部,但是恶性程度比较低,一般不会威胁我们的生命。
皮肤基底细胞癌后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原因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免疫力低下,遗传因素等有关。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会出现面部溃疡,糜烂影响颜值,也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但是一般不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只要积极治疗预后比较好。
在临床医学上,甲状腺癌的十年生存率超过了90%。
瑞典法医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献,在具尸体当中发现有43具遗体,患有甲状腺癌,但他们生前的医疗文书当中却并没有提到甲状腺癌的存在,也就是说43名患者生前都能与甲状腺癌和平共处。
体检意识越来越强,有20%~70%的甲状腺结节都能够被检查出来,而患者查出的癌大部分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危险的类型很少,而且甲状腺癌的发展非常缓慢,即便做手术,甲状腺癌也有7%~14%的复发概率,所以查出甲状腺癌,先不要着急做手术。
癌症筛查有多重?
人们对癌症具有恐惧心理,并不是因为癌症有多难治疗,而是因为大多数癌症发病比较隐匿,等到发现的时候都已经到了中晚期早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很多人都是出现了发烧食欲不振或者身体医院就诊,这个时候恶性肿瘤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癌症的筛查非常重要,而且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摄影
肝癌:超声检查、甲胎蛋白
结直肠癌:粪便潜血试验、直肠指诊、内镜检查
宫颈癌:巴氏试验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
肺癌:低剂量螺旋CT、胸部X线的检查、痰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