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夕春教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原发和继发耐

2021-3-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整理:Cathy

来源:肿瘤资讯

年10月22日,上海。金秋十月,近日接连的大雨席卷黄浦江畔,清晨伴着淅沥小雨,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界精英在浦东世博中心汇聚一堂,聚焦乳腺癌治疗的最新研究和进展。开场就迎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胡夕春教授进行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原发和继发耐药的处理策略进行了汇报。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内分泌治疗的地位不容忽视。内分泌治疗的现状是:一线治疗的PFS10-14个月,二线5个月,三线约3个月,有人数年无进展,有人首次评估就PD,如何进行针对内分泌耐药人群个体化的内分泌治疗尤为重要。

对于早期乳腺癌耐药性的判定:原发性内分泌耐药是指辅助内分泌治疗不足2年就出现复发转移;继发性(获得性)内分泌耐药是指辅助内分泌治疗超过2年其结束12个月内出现复发转移。

对于转移性乳腺癌一线耐药性的判定:原发性内分泌耐药,内分泌治疗3个月内PD;继发性内分泌耐药,对超过3个月或超过6个月,分别为不获益或获益两种。

这些定义中存在一些问题:停药后的进展如何来判定?二线或二线以后的内分泌治疗如何判定?我国化疗后的内分泌维持治疗中的PD如何判定?内分泌耐药性针对的是既往药物,对将要使用的药物没有任何价值,特别强调最近一次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

大家熟知的CONFIRM研究,对于辅助治疗结束1年以内或接受晚期一线内分泌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氟维司群mg优于mg,前线治疗危他莫西芬者获益更大。II期FIRST研究及进一步的III期FALCON研究(FALCON结果详见重磅!乳腺癌治疗FALCON研究结果发布),证实氟维司群mg对继往未经内分泌治疗者的获益,但其一线应用受到CDK联合治疗的挑战。(PALOMA-2主要结果详见PALOMA-2: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联合来曲唑治疗有效!)

最近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决定是否继续内分泌治疗。对于原发性耐药患者或者最近一次内分泌治疗不获益的患者,不推荐继续选择单纯内分泌治疗。单药内分泌治疗,以氟维司群mg最佳,优势在于继发性耐药。

随着新药研究及新的肿瘤发生机制的探索发现,联合靶向治疗,如抗HER-2治疗,mTOR抑制剂以及CDK4/6抑制剂的联用是否能改变内分泌治疗的传统理念?分别有临床试验来证实上述的假设。

TAnDEM研究比较了曲妥珠单抗+阿那曲唑,优于阿那曲唑单药治疗,PFS5.6个月vs3.8个月(HR=0.62;p=0.)。

BOLERO-2研究在ER+Her-2-的非甾体AI治疗失败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入选了辅助治疗期间获结束后12个月内复发的或晚期治疗期间获结束后1个月内疾病进展的患者,对比依维莫司+依西美坦vs安慰剂+依西美坦,结果显示,中心评估PFS11个月vs4.1个月(HR=0.38,p0.),虽然获得了阳性结果,但是毒副反应较大,治疗的线数越多疗效越好,mTOR通路激活的可能性更大,但没有成熟的标志物。BELLE-2试验结果显示:PIK3CA突变可在AI耐药患者筛选出Buparlisib的获益人群。

PALOMA3试验是一项氟维司群联合/不联合Palbociclib治疗绝经前/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接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双盲、I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方案是:入组了例晚期乳腺癌HR阳性、Her-2阴性绝经前、后或围绝经期的内分泌治疗发生进展,接受过=1次的化疗方案。根据内脏转移、对既往激素治疗敏感、绝经前vs后进行亚组分析,试验组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多数为2级以下,3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终点PFS9.2个月vs3.8个月(HR=0.,p0.0)。此研究带来了令肿瘤学者及乳腺癌患者都十分欣喜的结果,亚组分析显示疗效与既往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无关。

最后,胡教授指出,解决耐药性的办法:

临床上耐药,有希望用FES明确复发转移灶的HR状态;

检测复发转移灶的HER-2状态非常必要,尤其是临床和病理不符合时;

检测ESR1的突变,仍需进一步研究。

靶向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应该与是否存在激活的靶点有关,抗Her-2治疗是阳性结果,但和化疗联合疗效更好;

mTOR抑制剂联用时,ctDNA的PIK3CA突变更有预示意义;

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显著改善内分泌治疗发生进展的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PFS,Palbociclib的临床益处与ctDNA的PIK3CA突变无关。

欢迎加入良医汇学术讨论群

请加肿瘤资讯小助手:oncologynews1

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

血液淋巴肿瘤,姑息治疗群等着你!

(本群仅为学术讨论群,只接受专业医生)

无论是研究前沿、临床解读,还是医学人文、行业趣事,都期待您的分享!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oncologynews

liangyihui.net我们会认真阅读您的稿件,一旦录用,稿费:-0元欢迎添加小编s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资讯”。

在专业平台说观点?首选肿瘤资讯

投稿信箱:oncologynews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ksjms.com/rxawh/11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