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实性甲状腺癌超声诊断
2020-6-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人群中结节检出率为20%~76%,其中恶性占7%~15%。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声带麻痹等。超声被公认为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最为准确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检查手段,是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
甲状腺结节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囊实性结节,甲状腺结节因易胶质贮积、变性或出血而出现部分囊性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程的发展,部分囊性成分被吸收,结节出血机化,囊壁塌陷缩小,并时常伴有酷似微钙化的浓缩胶质,因此结节内部实性部分千奇百态,超声表现极其复杂多样,让很多超声医生和临床医生都比较困惑;这与乳腺囊性结节大不相同,其囊性成分极少数被吸收而缩小,随着病程发展内部结构和回声无明显变化。
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腺瘤囊性变
根据结节内部结构组成不同,分为实性、实性为主、囊性为主和囊性结节。实性结节指结节内部全部为实性成分;实性为主结节指结节内部实性成分占整个结节的比例≥50%:囊性为主结节指结节内部囊性成分占整个结节的比例≥50%;囊性结节指结节内部无实性成分。一般认为结节内出现囊性成分比例越大,提示该结节的恶性风险越小;囊性结节几乎为良性结节;囊性为主结节或海绵状结构高度提示良性结节。随着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疾病过程中广泛应用和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的增高,发现甲状腺癌囊性变随之增多,有报道认为13%~26%的甲状腺癌可出现囊性变。
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
我们通过研究分析,总结经验,囊实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主要观察和分析实性成分:实性部分形态不规则且呈偏心型多为恶性,形态规则且呈中心型多为良性;恶性结节的实性部分多为呈锐角型,与囊壁多呈锐角,呈钝角型多为良性;恶性结节的实性部分多呈小分叶状或锯齿状低回声,因癌灶间质成分少,易发生出血坏死,表现为无回声内充满大量细小点状回声;良性结节的实性部分多呈规则中等回声,可呈海绵样改变,高度提示良性;恶性结节的实性部分多伴砂粒状微钙化,后方一般不伴彗星尾征;良性结节的实性部分无钙化或伴粗大钙化/伴彗星尾征微钙化,当然粗大钙化亦或是许多微钙化堆积而成,因此要加以鉴别;
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
恶性结节的实性部分附着处多有血流信号穿入或实性部分有较丰富血流信号,且分布多不规则,呈多极改变;良性结节可呈周边血流分布或无血流信号,或周边可见连续完整的环状血流信号;有的结节存在局部癌变可能,某一区域出现恶性征象,因此要有整体观和局部观,点与面相结合,才能做到不漏诊误诊,在进行细针穿刺(FNA)时应穿恶性区域,否则出现假阴性;对一些接近无回声的结节,应提高增益,应用CDFI或CDE变换模式进行仔细观察,避免误诊;甲状腺结节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当前的检查仅代表此时此刻的超声表现,因此要结合以前的检查结果,在相同的部位是否存在囊实性结节,或许以前的超声检查结果和声像图表现能让你的诊断思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甲状腺乳头状癌(外院多次诊断为囊肿)
囊实性甲状腺癌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包括实性部分的回声、位置、形态、成角、钙化、血流等情况的综合分析诊断,综合运用这些特征并结合以前的检查结果等病史,有助于提高对囊实性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
结甲腺瘤样增生合并乳头状癌
(巨大结节内红圈为恶性区域)
参考文献:
《中国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