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可防可治,避免陷入误区
2018-6-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乳腺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1.内分泌(激素)因素:雌激素刺激是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
2.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和身体抵抗力降低。严重精神创伤、精神压抑、过度紧张等增加乳腺癌的发病。
3.饮食营养和生活习惯: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热量饮食、吸烟、饮酒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肥胖者患乳腺癌几率增加,多食含维生素A、C、E的食物有益。
4.药物:雌激素替代治疗、长期使用避孕药或者含雌激素的药品食品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5.家族性:与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有关。亲属中乳腺癌发病越多、年龄越早或者有双侧乳腺癌以及与其亲属关系越近,危险性越大。
6.月经史和生育哺乳史:初潮早、绝经晚、月经周期短、未生育、初产生育晚、流产、未哺乳或者哺乳时间过短均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7.环境污染与电离辐射: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8.癌前病变:某些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可发展为乳腺癌。
二、乳腺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乳房肿块或局部增厚变硬:肿块质硬、不规则、活动差,多发生在乳房外上方。
2.皮肤改变:皮肤凹陷(酒窝征)或水肿呈桔子皮样(橘皮征),浸润皮肤则出现破溃和红色小结节。
3.乳房乳头的变化:乳房局部隆起、变硬,乳头糜烂、回缩、凹陷、溢血等。
4.区域淋巴结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晚期出现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5.晚期症状:骨转移引起骨痛,或出现肝、肺转移等。
三、如何及早发现乳腺癌?
医院普外科巩鹏教授认为,正确认识乳腺癌,做到以下五点,乳腺癌是可防可治的:
1.定期进行家庭检查:每次月经干净后1周左右,仔细查看乳房外观,并以手指掌面平摸和指尖顺时针检查整个乳房,再检查腋窝。
2.医院体检,至少每年一次,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3.定期进行乳腺彩超检查,30岁以上者每年一次或根据医生决定。对于乳房体检,绝大多数情况下彩超优于钼靶,且无副作用。
4.根据医生建议,必要时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或磁共振检查。钼靶检查较适合疏松乳腺和绝经后女性,对致密乳腺阳性发现低。长期过多的钼靶检查有害健康,并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5.有可医院专科就诊。
四、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如何?
乳腺癌是对放、化疗比较敏感的肿瘤之一,且部分乳腺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对内分泌治疗有效,因此是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一些早期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病情越早,疗效越好,生存期越长,治愈率越高。目前,可手术乳腺癌的5年总生存率可达70~80%,10年总生存率达50%左右。腋窝淋巴结阴性者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达75~85%,10年生存率为75%。非浸润癌(即原位癌,属最早期癌)的5年生存率接近%,一期乳腺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90%,二期乳腺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70%。
五、乳腺癌容易误解的问题
关于乳腺癌,民间流传着许多说法,这些说法有些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误解:
误解一:乳腺癌是不可治愈的。
事实上,一部分乳腺癌经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病情越早,效果越好,治愈率越高。
误解二:乳腺癌不手术即可治愈。
目前,除了手术可能治愈早期乳腺癌外,没有任何其它的方法可以单独治愈乳腺癌。
误解三:手术会加快乳腺癌病人转移和死亡。
部分晚期乳腺癌病人为了改善生活质量,需行姑息性手术切除肿瘤,手术时即已有转移,因此术后不久即可能复发、转移灶增多、甚至死亡;还有一些病人,因目前技术的限制,手术时即有微小转移,只是未能检查发现,术后治疗未能控制肿瘤的发展,故出现病情进展或死亡;另有部分局部晚期或恶性程度极高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效果不好,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甚至死亡。但这些转移和死亡与手术本身无关,并非手术所致,也许不手术、不治疗,病情进展更快。
误解四:乳腺癌会遗传和传染他人。
科学研究表明:乳腺癌与基因有关,这些基因有些是先天就有的(称为易感基因),有些是后天获得的。先天就有的易感基因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但这是随机的,不是必然的。携带易感基因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一般人高,但并非必然会患乳腺癌,因为先天的因素仅仅是一方面,不是决定性的,后天因素对乳腺癌的发生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业已证明乳腺癌具有家族性,这与遗传基因有关,也与同一家族的人群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因此只能说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乳腺癌不具备传染性,因为癌细胞离开了原来的个体很难成活,即便进入了其他人体内,也很快被当作异物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杀灭。
误解五:乳腺癌病人不能过性生活,否则,会增加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性生活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风险,相反,适度的性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
误解六:乳腺癌病人不能吃海鲜、不能吃鸡,或者能吃母鸡不能吃公鸡。
并无研究证据表明海鲜或公鸡对乳腺癌有促进作用,鸭和鸡、公鸡和母鸡的营养成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所谓的“发物”有些可能具有增加泌乳素和性激素的作用,乳腺癌患者也许不宜长期大量食用,但目前并无科学依据。因此,只要不是当饭一样长期大量食用,偶尔吃点“发物”或刺激性食物也不会有明显的害处,乳腺癌患者不必为此过度担心和“斤斤计较”。
爱奔跑的甄医生赞赏